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银耳专家 发表于 2020-2-8 20:48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第一节 起源

一、初产时间及初产地
通江银耳与黑木耳同源。而通江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年代十分久远,究竟何时对黑木耳进行人工栽培已不可考。据青峪口碑记可知,至少在清同治四年(公元1865年),已有大规模人工种耳的记载。
陈河乡清江村李家坡范继孝(公元1901年生)听其祖父口述,其祖父十一、二岁时,即光绪四年(公元1878年)前后,三溪沟、柏林湾就出现白耳长在人工栽培黑木耳的青杠段木上。
据民国《续修通江县志稿》记载,通江银耳(Tremella fuciormis Tongjiang)的人工培育成功,是在清光绪六、七年间(1880—1881年),而陈河乡雾露溪畔的九湾十八包则是它的发祥地。
银耳作为一种真菌,在大自然中已存在千千万万年了。由于它的生长对自然环境,特别是对温度、湿度、空气有严格的要求与选择,所以在人工栽培以前,它不可能成片地集中生长,只是伴随黑木耳偶然出现于林木和干枯的木材上。又因为它的生长发育需要急遽、大量地消耗寄生主的养分,耳棒上凡是长了银耳就很少或完全不长黑木耳,故耳农们长期把它视为黑木耳生产中的一大“祸害”。
民国《万源县志》谓为“艳阳蒸醖,元气骤泄,业此者(按指黑木耳生产者)深以为忌”。又以其形状酷似蛇泡子,耳农们遂以蛇泡子呼之。黑木耳生产的历史有多少年,这种偶长“蛇泡子”,被耳农们“深以为忌”的现象就持续了多少年,直到人们认识到银耳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之后才有了银耳的人工栽培。
通江县的西北方向坐落在温带暖湿气流与北方干旱气流的交汇地,而小通江河(即诺水)支流雾露溪畔的九湾十八包,山丘栉比,溪流盘曲,四周为土寨子、青龙寨、乌林垭、香炉山等高山环抱,雨量充沛,气候温和湿润,土质肥沃,耳林茂密,是得天独厚的银耳繁殖之乡。其地有雾露台,其雾露薄暮则起,其状非丝非线而成片成团,起时穿林入舍,瞬息布满山谷,仰首而望,不见星月。清晨入林中,但听坠露淅沥,宛如鸣琴,行不数步,衣衫尽湿,登山俯瞰,满沟满壑,一片雪白。及至近午雾露散去,万树水涤,苍翠欲滴。愈是天旱,其雾愈浓,四季皆然。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,此地耳农所受偶长“蛇泡子”的“祸害”较其它地方更为严重。在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,耳农们逐步积累了经验,加深了对“蛇泡子”的认识。取食既久,觉得它非但无毒无异味,而且甜润可口,又有祛疾健身之功,于是由“深以为忌”转而有意识地进行培育直至成批生产,逐渐出现了专门生产银耳的耳农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通江银耳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银耳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贴地址:http://www.tongjiangyiner.cn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9664 上篇帖子: 正宗通江银耳的知识,你了解多少? 下篇帖子: 通江银耳的传播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 上传附件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了解我们如何帮助您实现目标?

微信扫一扫
在线直接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