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给脱贫一个支点--通江县银耳产业化扶贫纪实

山东养驴状元 发表于 2020-7-30 16:45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通江银耳有近两百年生产历史,通江县有“中国银耳之乡”的称号,而通江同时也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。审时度势,通江县委、县政府决定:立足地方特色,发挥资源优势,以银耳产业化为支点,拓展扶贫开发新路。
  沥沥秋雨中,记者穿行在通江的青山绿水间。
  “通江县银耳生产历史悠久,但生产方式落后,经济效益低。提高银耳生产技术水平,增强产业后劲,是通江县在银耳产业扶贫中采取的重要措施。”县银耳产业发展局局长罗凯旋告诉记者。据介绍,通江县先后举办各类银耳生产培训班300多期,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。技术普及使通江银耳生产效益显著增加。2001年至2004年,通江县启动实施100个扶贫重点村的建设,建成22个银耳生产专业村和45个银耳产业化项目村,4.5万农户从事以通江银耳为代表的食用菌生产,产值突破1亿元。
  通江银耳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,一些村银耳产业增加值已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70%以上。产业扶贫解决了3.7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和12.0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。
  在银耳生产发展较快的地方,他们引导耳农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,走“协会+农户”的路子,降低扶贫成本,提高扶贫效益。在农户较为集中、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,采取“合同签订到户、材料发放到户、科技承包到户、技术指导到户、产品回收到户”的方式,对贫困农户进行技术扶持。在贫困度较深、技术基础薄弱的地方,将银耳产业发展与党员先锋工程结合起来,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,帮助贫困农户发展银耳生产。碧山村青年农民杨波,在该村党支部书记帮扶下,成为年产值近5万元的香菇生产专业户,领办了村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,发展会员140多户,他本人光荣入党,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。
  刘霄向国华本报记者罗仁容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通江银耳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银耳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贴地址:http://www.tongjiangyiner.cn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9808 上篇帖子: 四川巴中陈河乡:小上海,为通江银耳正名 下篇帖子: 巴中通江银耳走俏秦巴农洽会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 上传附件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了解我们如何帮助您实现目标?

微信扫一扫
在线直接联系